大运河什么时候开凿的?

2024-05-19 22:49

1. 大运河什么时候开凿的?

在我国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工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东周春秋时期。位于东南吴国的国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向北扩张势力,在公元前486年引长江水经瓜洲(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北入淮河。这条联系江、淮的运河,从瓜洲到末口(今淮安附近),当时称为邗沟,长约150公里。这条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的起源,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又相继延伸了河道。 

第二个时期是隋朝时期。公元六世纪末到七世纪初,大体在邗沟的基础上拓宽、裁直,形成大运河的中段,取名曰山阳渎。在长江以南,完成了江南运河,这是大运河的南段。实际上,江南运河的雏形已经存在,并且早就用于漕运。“漕”是利用水路运送漕米到集中地点的意思。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利用水道(河道或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我国的封建王朝,向农户征收地租和田赋,在很长时期内,采取征收实物的办法。这些王朝又大都建都在西北和北方的城市,而附近地区所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因此,把其他地区征收的粮食调运到京城,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措施,为封建统治者所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漕运在我国历史上形成过一套较完整的制度,并有相应的一套管理系统。漕运用的船,叫做漕船。漕船载运的粮、米,叫做漕粮、漕米。驾驶漕船的军队和民工,叫做漕军、漕丁和漕夫。许多朝代都设专管漕运的官员。远在秦汉时代,我国史书就已经有了关于漕运的记载,到了隋朝,漕运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时主要是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黄河南岸的通济渠工程,是在洛阳附近引黄河的水,行向东南,进入汴水(今已湮塞),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通济渠又叫御河,是黄河、汴水和淮河三条河流水路沟通的开始。隋朝的都城是长安,所以当时的主要漕运路线是:沿江南运河到京口(今镇江)渡长江,再顺山阳渎北上,进而转入通济渠,逆黄河、渭河向上,最后抵达长安。黄河以北开凿的永济渠,是利用沁水、淇水、卫河等河为水源,引水通航,在天津西北利用芦沟(永定河),直达涿郡(今北京)的运河。

大运河什么时候开凿的?

2. 大运河哪年开凿?以那里为中心?起止点是什么?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大运河(Grand Canal,亦作Ta Yun-ho或Da Yunhe)又名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古代伟大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浙江杭州,全长1747公里。大运河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2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元代以前通钱塘江,现仅通至杭州)

3. 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时期

大运河开凿于隋朝。
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2020年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

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时期

4. 开凿大运河是怎么回事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修建过程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后,建都长安,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淮阴)约1000公里长的“通洛渠”;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第三次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而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又新修“通惠河”。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

5.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是什么?

【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意义及贯穿的城市与渠道】
    公元618年,隋炀帝派遣大量劳工开凿大运河,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北达涿郡(今北京)南余杭(今浙江杭州),中心城市是洛阳。大运河主要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与江南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隋朝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总结:
★★贯穿的城市:北达涿郡(今北京)南余杭(今浙江杭州),中心城市是洛阳。
★★四个渠道: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影响:加强了隋朝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是什么?

6. 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时期

中国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时值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大运河的开通,自此打通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贸易往来日益增多,文化、思想、观念、艺术等精神领域的交流亦不断延伸扩展。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8个省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扩展资料:
中国大运河的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7世纪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13世纪完成第二次大沟通,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大运河并不是一次性建成的。有隋唐大运河和元代京杭大运河之分。
大运河最早的一段位于江苏境内。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进攻齐国,运兵运粮,征调大批民夫,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开凿一条运河,叫做“邗沟”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相继修建了一些渠道。这些渠道虽然断断续续,却使大运河的开凿,在江南和中原地区初具规模了。
随着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修凿的局部运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江南地区在全国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占重要地位,沟通南北水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于是,历史到了隋朝时期,大运河第一次成型,史称隋唐大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北京,它贯穿河北、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运河水面宽30至70米,长约2700多公里。这条运河运营了五百多年,历经唐朝、五代、宋朝,到南宋末年因部分河道淤塞而衰落。
取而代之的是京杭大运河。元朝取代金和南宋之后,在北京建都,将大运河南北取直,不再走洛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行程缩短了九百多公里,又运行了七百多年,直至今日。
中国大运河贯穿5大水系,流经6省18市,溯游1797公里,2500年间,中国大运河联通南北、贯穿古今,随“国运”起伏而几经衰荣。流淌到今日,中国大运河作为沟通南北交通要道的漕运时代已经终结,但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之河的时代已然开启,闪烁出中国文明之光芒。

7. 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时期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其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京杭大运河的开掘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并且方便南粮北运。漕运之便,泽被沿运河两岸,不少城市因之而兴,积淀了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人将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同为汇聚了中华民族祖先智慧与创造力的伟大结构,还促进了扬州,苏州,杭州等沿岸城市的发展,反映了交通对聚落发展的巨大影响。 

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时期

8. 为何开凿大运河?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凿大运河

运河一般指的就是由人工开凿出来能够航行的河流,中国就有这样一条著名的河,即大运河,这条河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开凿大运河始于何时呢?关于开凿大运河始于何时这个问题,其实一直以来民间是有两种说法的,一种说法是隋朝时期公元605年开始的,另一种则是早在公元前486年就已经开始了。关于这两种说法,正史官方承认的是第二种,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就已经开始为这项工程的前期工作做准备了,他在扬州地区下令筑起邗城,并让人挖开了一条连接长江和淮河的小型运河,这是在史书中关于大运河最早的记录了,也是确定大运河开凿时间的有力证据。
 
 
 
 而关于这种开凿大运河最早是在隋朝的说法,其实要比上一种普遍的多,为什么?因为隋朝大运河的名声太响了,甚至就连隋朝的灭亡都和这条河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即便是这样,却还是要尊重事实,隋朝时期开凿大运河的工程的确又一次启动了,而且是在隋朝时期成功了一多半,但是,公元605年的这一次开凿,只是延续了公元前486年之后没有完成的工期而已。中国的这条大运河,直到现在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的先祖们给后代留下的宝贵财产,而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更应该清楚的知道,大运河最开始开凿的准确时间是在公元前的486年。
 
 大运河是由三个运河组成的,他们分别是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大运河,那么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分别是什么呢?据资料所记载,京杭大运河之所以被开凿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吴王夫差为称霸中原,已经连续击败了好几个国家,只剩下当时的齐国还没有攻打,夫差怎么能允许他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所以他就利用当时有利的地理位置,从而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以此来达到他运送军队北伐齐国的目的。
 
 隋唐大运河被开凿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点:隋炀帝想利用大运河坐船到江南巡游;第二点:加强南北的交通运输,更好的巩固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第三点:抑制江南经济的发展,提高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点:促进各地区文化交流和融合。隋唐大运河能得以开凿成功的条件是:1、南朝以来,江南的经济发展迅速,可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却在北方,所以开通运河是大势所趋的。2、前人留下的丰厚的财富。3、隋朝统一,政治逐渐的稳定起来。因此隋唐大运河在这些原因和条件下被开凿是必然的趋势。浙东大运河被开凿的原因和条件较之前两个要简单的多,它之所以被开凿是因为它的地理条件比较优越,有很多的方便之处,而且开凿也比较容易。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是是怎样的原因和条件,对于现今的世界来说,他们的开凿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首先要明确大运河的开凿者是隋二世,在隋朝时期大运河开始修建,大运河的开凿也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这当然不是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但是大运河开凿对于隋朝的灭亡起到了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自古就有很多人懂。隋朝时期,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对于建立南北方的联系存在着必然的要求,这是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之一。其次,隋朝不是随随便便就灭在二世手里的,他是一个极其荒淫无道的皇帝,当上皇帝之后几乎就没有想过要好好治理国家。也许是因为自己感觉家底厚实,所以像很多富二代一样肆意挥霍,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游玩乐趣,看看两岸风光,注意下南北差异,或者再充实下后宫。虽然在历史上对于大运河的开凿有着极其高的评价,但不可否认以上所述也是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之一。
 
 除此之外,开凿大运河也是必然的时代需求。开凿大运河的目的还可以涉及到军事方面,开通之后,信息沟通方便,人们交流也更方便,对于外族的入侵与骚扰可以使得在北方的朝廷获得迅速的反应并作出反击。但是事实是大运河的开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民不聊生,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发生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发生的。大运河是中国重要的遗产之一,它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一项非常伟大的建设,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大运河被建于公元前468年,其中包括隋唐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凿大运河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什么呢?
 
 大运河在刚开始被开凿最主要的是因为统治者想要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统治,春秋战国时期开凿大运河也是当时的夫差想要实现一统中原的梦想。可是开凿大运河却远不止这些意义。根据资料显示,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重要道路,开凿大运河的意义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五点:1、促进了南北交通运输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极大的加强了 *** 对国家政权的集中统治;2、它加强了历史上各个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使得当时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到;3、加强了各个地方文化交流和融合,使人与人之间能够更好的通过和相处;4、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使南北粮草的运输更加的方便;5、对后世的经济发展也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后世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总的来说,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现如今的社会都是非常重大的,它不仅使 *** 可以更好的统治国家,还促进了各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水上交通运输的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